在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運行過程中,短路是極具危害性的故障類型。它不僅會直接中斷生產流程,造成生產效率下降,更可能對設備內部核心部件造成損壞,甚至引發隱患。因此,一旦發現自動繞線機出現短路現象,必須立即切斷電源,嚴禁在未排除故障的情況下繼續運行設備,以防故障擴大。
電路連接異常:在設備維護、檢修過程中,若電路接口未按規范復原,可能導致線路虛接或誤觸;此外,設備制造環節若存在布線疏漏、絕緣層未達標等問題,也會為短路埋下隱患。
組件焊接缺陷:繞線機各組件的螺紋端若焊接工藝不達標,易出現焊點松動、虛焊等情況,導致電流傳輸不穩定,長時間運行后可能引發過熱脫焊,造成短路。
外力損傷影響:設備在安裝、搬運或日常操作過程中,若受到碰撞、擠壓等外力作用,可能導致內部線路絕緣層破損、導線斷裂或錯位,使不同電位的導體直接接觸,從而引發短路。
短路與接地故障:當線路出現短路時,瞬間產生的大電流可能擊穿絕緣層,引發接地故障;而接地故障若未及時處理,又會進一步加劇短路現象,嚴重時可能導致線路燃燒、設備燒毀等惡性后果。

萬用表或搖表檢測法:首先斷開設備電源,將萬用表調至電阻檔(或使用搖表),分別測量各相繞組的始端與末端之間的電阻值。正常情況下,各相電阻值應基本一致;若某一相的電阻值顯示為無窮大,則說明該相繞組存在短路故障。
直觀觀察法:短路故障的斷點常出現在繞組末端、接線端子等部位。檢測時,可仔細觀察這些部位是否存在導線絕緣層破損、焊點脫落、導線松動或錯位等現象,通過視覺判斷初步確定短路位置。
開機運行檢測法:在確保設備無明顯外觀損壞且符合防護運行條件的前提下,接通電源讓電機正常運行,使用鉗形電流表分別測量三相電流值。若三相電流值不平衡,且排除了電源電壓不平衡等外部因素,則電流值偏小的一相極有可能存在短路故障。
內部電路短路處理:若短路故障發生在繞線機內部繞組深處,且繞組絕緣層已嚴重損壞、無法修復時,應更換整個線圈。更換線圈時,需選擇與原型號規格一致的產品,并按照規范的安裝流程進行操作,確保線圈接線正確、固定牢固。
末端斷點短路處理:當短路斷點位于繞組末端或接線端子處時,可先將松動或脫落的導線重新連接,然后用焊錫將接頭牢固焊接。焊接完成后,用絕緣膠帶或絕緣套管對焊點進行包裹絕緣處理,再涂刷絕緣漆并晾干,后面套上絕緣套,確保接頭處絕緣性能良好。
在處理自動繞線機短路故障時,需特別注意:一旦發現短路現象,切勿慌張操作。若自身不具備專業維修知識和技能,應立即關閉電源,及時向設備管理部門或專業維修人員報告,由專業人員進行故障排查和維修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故障擴大。只有在確定故障完全排除后,方可重新啟動設備進行生產。
